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地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3)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1)减少改革的阻力。 (2)持反对态度。因为变法采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等措施,触及顽固势力的利益。因此,他们反对变法。(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便于改革进行的角度说明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 (2)本题根据材料二“吾誓不改革……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即可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是反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等方面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阶级局限性、力量对比等方面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关贸总协定成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武器,首次使用于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查看答案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我愿带走你的笑脸,……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眼泪仇怨,再也没有流血离散……”——《让世界充满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著名音乐人郭峰为什么而作。

A. 1986年“国际和平年”

B. 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

C.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D. 1985年瑞典反战和平运动

 

查看答案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上的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文中的“任何人”“他人”主要是指

A. 英国和俄国

B. 英国和法国

C. 俄国和奥匈帝国

D. 法国和俄国

 

查看答案

(题文)古罗马哲学家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拥有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是通过(  )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条约》    D. 《九国公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