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和对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的认识。第(1)问根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创办官立事业”等可以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二小问,要根据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省略号前后和两个省略号中间的第(3)问主要考查从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得出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的国度。根据材料主要吸取成功的经验和总结失败的教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地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3)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 联合国的成立

C. 关贸总协定成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武器,首次使用于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查看答案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我愿带走你的笑脸,……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眼泪仇怨,再也没有流血离散……”——《让世界充满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著名音乐人郭峰为什么而作。

A. 1986年“国际和平年”

B. 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

C.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D. 1985年瑞典反战和平运动

 

查看答案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上的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文中的“任何人”“他人”主要是指

A. 英国和俄国

B. 英国和法国

C. 俄国和奥匈帝国

D. 法国和俄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