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影响财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农业...

下表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影响财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农业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8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30441

69

4445

15

39696

100

 

 

A.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B.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

C. 政府财税政策变化

D. 新的社会阶级出现

 

A 【解析】表格显示晚清财政收入中“工商杂税收入”逐渐上升,主要是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的机会,所以工商业税收上涨,故A项正确;表格显示农业收入比重变化不大,并不是种植结构的优化,故B项错误;晚清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并没变化,故C项错误;新的社会阶级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出现,并不是导致表格财政收入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中国)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上,被人遗忘……一捆捆机器轧的(来自)孟买的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近代经济实质是

A.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查看答案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WWW.K**S*858$$U.COM此事说明

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 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 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

D. 苏联慷慨援助中国

 

查看答案

(题文)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A. 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 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 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查看答案

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官办必致亏本”。这反映了

A. 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

B. 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

C. 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

D. 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