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B 【解析】 材料中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指出,太平天国领袖们在定都天京后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认为“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即帝制思想导致运动的最终失败。为避免上述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即提出了实行民权主义的主张,故选B。A、C、D三项概念的范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定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D. 宪政的实行缺乏有利环境

 

查看答案

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明代大学士徐阶说:“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C. 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 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查看答案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乡村集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材料反映了

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

B.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