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A. 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 B. 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
C. 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D. 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下图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
A. 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 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 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 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定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以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
B. 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
C. 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
D. 宪政的实行缺乏有利环境
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