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
A. 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D. 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据记载,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城市职工1887万人,全国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B. 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C. 工人下乡,大炼钢铁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落实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变革社会生产关系
B. 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题文)在“一五计划”的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这一分配方式说明我国
A.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 “左”倾错误滋生
C. 重点推行公私合营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大量内迁。下表是截至1939年沦陷区企业内迁的情况,这种做法( )
钢铁厂 | 纺织厂 | 机械厂 | 食品厂 | 电器厂 | 化学厂 | 文教用品厂 | 其他 |
1家 | 92家 | 168家 | 22家 | 28家 | 54家 | 31家 | 14家 |
A. 表明当时产业结构比例合理 B. 改变了西南地区经济落后局面
C. 有利于官僚资本控制民族经济 D. 为抗日持久战提供物质保障
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 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 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