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材料一 (1)从图中A、B、C三个发展阶段中任意提取两...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材料一

(1)从图中A、B、C三个发展阶段中任意提取两个阶段(如果全选则按前两个批改),

概括该类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形成其基本特征的原因。

材料二: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以求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根据新约,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洋货的倾销,刺激国货的出口,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的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4)材料四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任选两个峰值分别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主要原因(如果全选则按前两个批改)。

 

(1)【示例一】A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原因:西方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利润刺激。 【示例二】B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原因: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收回利权运动;实业救国。 【示例三】C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或: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特征,原因,三点即可) (2) 国民政府争取实现关税自主权(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 问题: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 原因:“左”倾思想的影响;国家政策(总路线)的影响;“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 1957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或: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 1993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使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十四大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图示时间信息,可以确定A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段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段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和D段国民政府时期的曲折发展。任意提取两个阶段,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回答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形成其基本特征的原因。 (2)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以求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左”倾思想的影响、国家政策(总路线)的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扥和方面来回答。 (4)联系所学可知,1957年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84年出现峰值的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大众媒介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大众媒介是

A. 电影

B. 电视

C. 电话

D. 报刊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及西装等。就全国范围来说,马褂、长衫,尤其是长衫,仍然是一种最普遍的服装,并与同时流行的学生装、西装等并行不悖。”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着西装已成为普遍现象 B. 刻意保存传统文化精华

C. 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D. 着装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这表明

A. 人们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    B. 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

C. 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 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

 

查看答案

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后来,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到了“五四”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这主要反映了

A. 废止缠足成为近代民众共识

B. 天足运动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 政治变革推动近代习俗变迁

D. 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