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斯图亚特之前的英国本就有立宪君主之事实,历代英国君主为传统政治文化、宪政精神自觉制约。因此,所谓“光荣革命”实际上不过一场复古改制,君主立宪应该称为“君主复宪”。这一观点旨在
A. 弱化“光荣革命”在政治变革中的应有作用
B. 指出英国近代议会权力至上的本来面目
C. 肯定英国近代代议制度形成的历史意义
D. 肯定斯图亚特王朝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中世纪时代,西欧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悲观绝望的,也是消极处世的;但14世纪以后,西欧人对生活充满了创新进取、冒险求胜、追求幸福的精神。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B. 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C. 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D. 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
万民法也被称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在万民法兴起确立的同时,古代罗与的世俗法学家“也以祭司贵族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于历史舞台。”这主要表明万民法
A. 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法律
B. 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政治原则
C. 维护祭司贵族的特殊地位
D. 是不同集团利益博弈的产物
(题文)2005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与会领导人同意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通信、资金以及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同时继续加大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这主要反映出上海合作组织
A. 致力于成员国之间互尊互信
B. 致力于加强成员国间互利协作
C. 倡导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关系
D. 努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1986年3月10--1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贯彻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方针,搞活和开拓市场,加强和完普市场管理,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把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会议有利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B. 巩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 推动对外全面开放格局形成
1966年7月,约翰逊总统在一个题为《亚洲和平的要素》的讲话中,呼吁在亚洲的敌对国家相互和解,重申他对进行中美双边接触的兴趣。1966年9月,美国官员在华沙的双边会谈上不再提中国共产党在亚洲的“阴谋”。以上现象主要表明
A.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宣告失败
B. 美苏争霸之中美国力不从心
C. 美国对华政策已经有所松动
D. “文革”动荡制约美国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