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引发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金融家与产业家开始进入贵族行列。”英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原则也变成“符合国家而不是国王个人的利益”。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斯图亚特王朝建立 B. 1832年议会改革 C. 内阁制的建立 D. 光荣革命
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 )
A. 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 王位世袭难以为继
C.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 诸侯争霸异常激烈
(题文)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 人民的迫切愿望
B.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 知识分子的共识
D.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