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0月7日,蒋介石认为: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于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只有挺然奋起,与之决一死战,以表示我国家之人格。材料表明蒋介石的态度是
A. 支持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 B. 政策重点放在积极剿共上
C. 忍辱负重,批评仓促应战 D. 已经做好了持久抗战准备
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了资源委员会,直隶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为负责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动员开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其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钢铁、动力、机电、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资源委员会的设立
A. 使官僚资本空前膨胀 B. 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C. 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 不利于轻工业的发展
《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材料反映了
A. 专制主义政权的灭亡 B.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依据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下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应是
项目 | 德国 | 法国 |
元首的产生 | ① | 议会两院联席会议 |
议会的组成 |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 | ② |
内阁的产生 | ③ | 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 |
元首与议会关系 | ④ | 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
A. 选民普选、联邦议会与各省议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对议会负责
B. 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C. 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皇帝任命、召集和解散议会
D. 选民普选、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的一切文职官员,因为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或轻罪,被弹劾并被定罪的,应予免职。这规定主要体现了
A. 联邦制原则 B. 议会至上原则
C. 共和制原则 D. 分权制衡原则
詹宁斯描述某国体制:“……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它起初是辅佐性的,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最终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描述的是德国近代政治体制 B. 走了条疾风暴雨的变革之路
C. 尊重传统与适时变革相结合 D.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