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    )

A. 严禁商人下海贸易    B. 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C. 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 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B 【解析】试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明成祖即位时即发诏令,“下令禁民间海船”材料可以证明明成祖实行海禁政策。C项明显错误;AD项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关中地区

C. 宋代太湖地区

D. 明代苏杭地区

 

查看答案

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

A.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查看答案

《墨子》一书中有如下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刀耕火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中国和日本近代以来,两国的发展历程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来看看日本的发展史中哪些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材料一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西方世界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这一系列条约”“对日本来说……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一种观点的理解。

(4)从明治维新成功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