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A.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 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日本军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导致的。由此说明
A. 全民族抗战是此次胜利之源
B.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的军事路线
C. 日本惧怕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
D. 国民党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影响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四个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主题词,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13: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1921-1935年应该是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均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均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下列事件与结果的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事件 | 结果 |
① |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
② | 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③ | 19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 未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
④ | 1937年中国守军进行了淞沪会战 |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订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这反映了( )
A. 英国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具有双重性 B. 清政府主动出卖国家主权
C. 英国扶持清政府以维护在华利益 D. 中英友好合作局面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