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A. 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    B. 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

C. 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    D. 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C 【解析】解题时紧扣“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即选择表述有误的。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ABD三项均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排除;联系所学可知在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表述不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大林说:“一个农民,他积累了少量的钱,他不用这些钱去修理犁头,革新自己的经营,而却买了一架大留声机……花光了。”对此,刘少奇指出:“这样的农民,是不会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的。这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一样。如果能够从人民的节省中筹集一些资金以投资于工业,但我们却不这样做,而由大家在消费中花光了,那我们就不能创造人民的幸福的生活。”刘少奇这一说法实质上( )

A. 否定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B. 肯定了苏联工业资本积累的做法

C. 批评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指出了工业化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罗斯福曾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

A.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

B. 调整工业生产,争取供需平衡

C.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D. 调节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

 

查看答案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的青春》了当时一位英国女王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人们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女工们、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口吻谈论她们。我暂不再贫穷了。我星期天的美餐仿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表明

    A.妇女为社会的主劳动    B.妇女的社会地位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    D.陈述者仍未会偏见束缚

 

查看答案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查看答案

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一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 42、7、5、2

B. 7、42、5、2

C. 5、7、42、2

D. 2、5、7、4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