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其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西方方文化的影响
B. 政府政策的推动
C. 民主思想的传播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新中国35年以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下图为“1953-1973年中国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3、1958、1968、1973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A. 1953年中国GDP超高的增长率是因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 1958年中国GDP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是主要因为三大改造的完成
C. 1968年中国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根源是周边国家形势的恶化
D. 1973年中国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的开展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 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D.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观察1843年与1858年英国向中国进口棉花及出口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上述变化
A. 促使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冲击传统农业经营方式
C. 导致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D. 表明中国已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