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邮票(上部分是铁犁牛耕,下部分是女子织布)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

如图邮票(上部分是铁犁牛耕,下部分是女子织布)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 男耕女织

B. 铁犁牛耕

C. 集体劳作

D. 刀耕火种

 

A 【解析】邮票的上部分是铁犁牛耕,下部分是女子织布,说明小农经济条件下,男女分工不同,也就是男耕女织,故选A;B只说到了邮票的上部分,所以以偏概全了,故排除;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 耕作方式的进步 B. 土地制度的变化 C. 手工业的进步 D. 赋税制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坎儿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年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年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

关贸总协定签署

1949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1956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材料二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三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1)指出材料一中“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的具体史实,这说明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例上海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支付了占联邦税收总数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12%。这种趋势并不局限于美国,在整个工业化世界都可以看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B. 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

C.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 受新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