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而延安的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这一转变是基于
A.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根据地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D. 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士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尤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恩莫大焉!”材料反映出林则徐
A. 力主中外商贸平等往来
B. 警惕四方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C. 准确认识西方经济形势
D. 仍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
“鱼鳞册”是古代中国的土地登记册。下表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江苏长州县鱼鳞册内的每户士地统计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当地
面积(亩) | 户数 | 百分比 |
0.1-4.9 | 243 | 69.6 |
5.0-9.9 | 45 | 12.9 |
20.0-29.9 | 15 | 4.3 |
50.0-74.9 | 4 | 1.2 |
100及以上 | 1 | 0.3 |
A. 自耕农经济占据主导 B. 传统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C. 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D. 租佃经营日益普遍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宋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列子》 等,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废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C. 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选拔实用性的人才
(题文)南朝后期梁、陈之际,南方大量士人河北方迁移。名士颜之推入北,深为北齐名流信重;文学家王褒、庾信与北周宇文宗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北方的农业发展 B. 阻碍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C. 有利于南北方重归一统 D. 改变了人口的南北分布不均
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图所示青铜器可以佐证的是
A. 宗法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B. 大一统国家的正式形成
C.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