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

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 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B. 两党制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C. 总统的权力遭到一定削弱    D. 两党政治理念出现根本分歧

 

B 【解析】根据“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故B正确;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中心,故A错误;根据“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C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色诺芬尼意在

A. 批判教权主义

B. 突出绘画的多样性

C. 维护民主政治

D. 强调人文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60年黑龙江省基本建设投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投资7.32亿元。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这一转变

A. 导致出现三年的经济困难    B. 反映出经济建设急躁冒进

C. 有利于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D. 适应了重工业优先的战略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形成了“近代化”和“革命”两种话语模式,其中近代化话语占主导地位。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从边缘走向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代化话语和革命话语平分秋色。出现这些变化是因为

A. 史学家的水平差异    B. 社会环境发展变化

C. 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D.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查看答案

1931-1935年,部分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实行“没收富农土地、从肉体上消灭富农”的政策。而延安的时期,采取了“切实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政策。这一转变是基于

A.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 根据地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D. 富农的反抗斗争加剧

 

查看答案

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士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尤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恩莫大焉!”材料反映出林则徐

A. 力主中外商贸平等往来

B. 警惕四方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C. 准确认识西方经济形势

D. 仍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