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鸦片战争之后,“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据统计,道光年间苏州尚有12000余部织机,到1880年织机仅有5800部。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许多行会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对产品划定统一的价格,并实施统一工价,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开埠通商后,中外贸易不断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  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直到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才开始缓慢增长。17世纪末,利物浦商人的第一艘奴隶船进行非洲航行。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这种充满血腥味的三角贸易一本万利。随着工矿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急剧增长,利物浦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十九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进行。这里成为从国外运进棉花等原料和英国出口制成品的最重要港口,其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利物浦的人口快速增加,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

——摘编自王章辉《近代英国城市化初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中后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利物浦在经济上的本质差异,并简析利物浦在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的认识。

 

 

(1)变化:苏州由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为依附于上海的边缘城市。 原因:传统手工业的衰落,近代工业发展的滞后,阻碍了苏州的转型,西方商品的涌入,冲击了苏州传统的经济,传统行会制度限制了近代化的转型;上海以及其他通商口岸的开设,使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差异:苏州,自然经济背景下的传统工商业经济;利物浦,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作用:奴隶贸易的最大港口,加快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扩大英国原料进口和商品出口,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 (3)认识:城市化是近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对外开放,面向世界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解析】 (1)变化:根据“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变成了大上海的‘卫星城’”得出苏州由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为依附于上海的边缘城市。 原因:根据“洋布盛行,布市销减”“苏州的手工业行会众多……以限制竞争和自由雇佣”“开埠通商后,中外贸易不断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棉布、棉纱、茶丝和米的贸易都不再经流苏州,转而经由上海”概括总结。 (2)差异:根据“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得出苏州是自然经济背景下的传统工商业经济;根据“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随着工矿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急剧增长,利物浦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分析得出利物浦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作用:根据“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分析得出利物浦是奴隶贸易的最大港口,加快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根据“随着工矿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急剧增长,利物浦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得出扩大英国原料进口和商品出口,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 (3)认识:可从城市化是近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对外开放和面向世界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等角度分析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这条道路应是

A. 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C.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查看答案

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 力图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B.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C. 推进了俄国的民主进程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查看答案

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 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B. 两党制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C. 总统的权力遭到一定削弱    D. 两党政治理念出现根本分歧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马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马,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色诺芬尼意在

A. 批判教权主义

B. 突出绘画的多样性

C. 维护民主政治

D. 强调人文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60年黑龙江省基本建设投资达21.49亿元,1961年基本建设投资7.32亿元。1962年又压缩到5.71亿元,比1961年又减少22%。这一转变

A. 导致出现三年的经济困难    B. 反映出经济建设急躁冒进

C. 有利于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D. 适应了重工业优先的战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