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5.55

44.24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年8月《大生》

材料三: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1)变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影响: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民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剩余粮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受到农民的欢迎,有利于工农联盟和政权的巩固。 (2)措施: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正常经济秩序。 (3)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中国———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1)变化:根据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看出,1921年后粮食作物产量逐渐恢复,到1925年超过一战前水平,结合所学,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影响: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分析解答。 (2)措施:根据“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得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分析解答,即: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正常经济秩序。 (3)变化趋势:由图片信息看出,中国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苏联粮食产量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回答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改革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简图

材料三:1929—1933年美国社会状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1879—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使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什么变化?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美国社会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美国新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的特点是什么?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 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 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查看答案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美苏冷战对峙

B. 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C. 两极格局瓦解

D. 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 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 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 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 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题文)新时期,中国不再喊“打倒帝、修、反”的口号,不再将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不再以对某一国家的态度划线决定亲疏。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方针调整的主要动因是

A. 中国睦邻政策的推行

B. 两极格局的解体

C. 国内工作重心的转移

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