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为267亿元,比上年的138亿元增加97%,相当于“一五”期间投资总额550亿元的一半。这
A. 有利于重工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B. 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体现
C. 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输出量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
B. 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C.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有学者研究发现,唐代城市道路功能单纯,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道路宽度缩小。这种情况一直廷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手工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B. 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
C.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 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度
D.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 B. 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
C. 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D. 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