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B. 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领先英国

C. 中国在与英国贸易呈贸易顺差

D. 英国成为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方棉纺织技术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领先英国,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英贸易数值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国在与英国贸易呈贸易顺差,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史实,且不能通过包装布的变化推断出英国成为了中国的商品市场,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国崛起》中呈现了一张16世纪末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运货单上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和荷兰的亚麻布。材料反映了当时

A.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商业革命促进贸易扩展

C. 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    D. 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

 

查看答案

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

A. 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B. 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C. 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反映了

A. 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

B. 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

C.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 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

 

查看答案

官营手工业在我国手工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它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

A. 唐朝    B. 明朝    C. 元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A. 水稻的发现时间较晚

B. 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 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