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很快出现了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据此可知 ...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很快出现了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据此可知

A. 土地改革没有改变我国土地所有制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由更加充分了

C. 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正逐渐恢复

D. 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解析】土改之后出现的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说明,农民的生产不是有了土地就可以顺利进行的,农村里农民的生产面临着困难,故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可知,当时解决困难的方法就是实行农业合作化,故选B;土改使得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了农民土地私有制,故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买卖土地、雇佣剥削、放高利贷等现象是在经济领域的现象,并不能说明在政治上地主阶级统治在恢复,故C的说法也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派初期只准官办企业,不准民办企业。即使后来建立的“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也是置于衙门的严格控制之下。据此可以推知,洋务派

A. 企图借助政权力量来实现“分洋利”

B. 试图通过经济垄断以达求富之目的

C. 为确保洋务企业独尊地位不择手段

D. 并未真正跨出师夷长技的坚定步伐

 

查看答案

“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

A. 有效贯彻海禁政策    B. 打击边疆走私活动

C. 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D.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08年7月17日,在袁世凯的影响下清延发出谕旨,命唐绍仪出使美国,名义是为减收庚子赔款一事向美国致谢。1908年11月20日中午,唐绍仪抵达华盛顿,他多方面接触美国的朝野人士,希望借助经济目的达到政治目的——与美国建立某种亲密关系以加强清政府在对抗日本扩张中的地位。12月2日,唐绍仪与罗斯福进行了礼仪性的会见,罗斯福本人不太倾向于与中国政府交往过密。随着袁世凯在北京的倒台,1909年1月,外务部致电唐绍仪,要其迅速结束访美,由欧洲回国。他的突然离去才令美国人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怀疑,由于他们一直婉拒唐绍仪是否错过了一次扩张美国利益的重要机会。

美国在20世纪初期正处在对外扩张的初期,受实力的影响,美日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不愿意冒与日本直接对抗的政治风险,从而使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失去支撑点。从根本上说,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寄希望于列强,也难免成为列强政治的牺牲品。

——摘编自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出使美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出使美国的外交活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越南战争是20世纪冷战时代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耗用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而这又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1964至1969财年,美国的军费虽然近乎翻了一番,但用于越南战争以外项目的军费只增加了5亿美元。由于经费短缺,美军武器装备不能及时更新,许多军事研发项目被迫延迟或取消,更为严重的是丧失了相对于苏联的长期核力量优势。

战争还对美国的社会心理造成巨大震撼。尼克松说:“越南战争的失败玷污了我们的理想,腐蚀了我们的精神,削弱了我们的意志”。美国自杜鲁门时代以来高度膨胀的扩张欲望开始冷却,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应该承认自身资源与力量的有限性,必须减少在海外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越战的直接刺激下,“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20余年的过度扩张,而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

——摘编自邓红洲、李玉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中国度量衡之制,创始于黄帝”。但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1903年。清政府尝试度量衡划一。但还未及施行。便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未果而终。稍后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也因为两制换算繁琐和政局动荡,及推广举措不力等诸多因素,仅在北平、山西两地短暂推行,便草草收场。度量衡混乱局面愈演愈烈。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国民政府以“但求全国同律,并求世界之统一,量务求其正确,法务求其简明"为前提,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随后,作为标准制之过渡制的“一二三”市用制也应运而生。该制表述了公制与市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即:l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它的产生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摘編自吴森、郑展坤《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