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开始后,国民政府调集黄埔系中央军力量投入战场,蒋介石主动改善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这表明
A. 全面抗战局面开始逐渐形成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 D. 国民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
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
A. 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 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C. 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 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
尽管法国主流文化并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但对巴黎公社还是有许多正面的评价。法国人痛恨第二帝国在1871年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A. 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B. 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C. 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D. 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中载:刘少奇在一次批判大会后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刘少奇用《宪法》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是
A.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 《宪法》是由人民制定的
C.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D.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
1958年8月,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中共中央军委和国防部警告美国军舰不得为增援金门的台湾当局军舰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接着又实行“逢双日不打金门”的政策,以保证岛上军民的供应,但仍以无美军护航为前提。实施这一策略,是为了
A. 打围结合,进而攻取金门 B. 打破美国对台湾海峡的封锁
C. 维护“一个中国”基本原则 D. 以打促和,推动两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