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进步
B.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C. 统治者的统治策略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收乡长、镇长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 有利于削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 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C. 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元朝设立中书省
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