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曾言:铜线,铁路此两事大有利于彼,有大害与我,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19世纪80年代,他又言:至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而当不下数十万人,贫民之自食其力者更不可胜计。这些言论表明李鸿章
A. 主张与西方强国展开商战
B. 放弃了中体西用思想
C. 着眼于维护中国自身利益
D. 思想发生了本质变化
五口通商后,西方的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进口量不多,在“华人之心目中,尚以为其为奢侈品,惟少数富有之家及头脑较新之人,始能购置耳。”到了1880年代,进口量大大增加,相当多地区的人们已经使用这些洋货。对此,英籍税务司班思德说“人民习尚渐有变更,概可知矣。”这表明当时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状况
C. 列强凭借着低关税倾销商品
D. 中国整个社会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嘉靖时期,唐枢在《复胡梅林论处王直》中提到:“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然人情安于睹记之便,内外传袭,以为生理之常。”这说明明朝的海禁政策
A. 大大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几乎根本没有被实际执行过
C. 严重阻碍了中外的经济交流 D. 直接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中国古代历朝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将诸多商品收归官营,在社会意识中努力形成一种以商”为贱的风气。在客观上
A. 推动了官营企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导致商品经济长期落后于西方
C. 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很缓慢 D.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顺利发展
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
A. 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
B. 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
D. 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清雍正皇帝也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编自《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摘编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