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B.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C.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备。”这反映了宋代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 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
A. 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
B. 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
C. 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
D. 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
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A. 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 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叙述。
记述 | 出处 |
“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 |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
“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 |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A. 世家子弟入仕致使政局动荡不安
B. 举孝廉成为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C. 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
D. 察举制逐步催生出社会中的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