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
A. 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 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C. 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服饰
D. 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 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B.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会上,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要求利用市场活跃流通。如平反的孙治方重提了“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观点。该会议
A. 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 结束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 从理论上阐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 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在我国共有2600多万城镇人口被搞精简回乡或下乡,其中包括近2000万职工。其直接因素是
A.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结果
B. 国民经济政策调整的结果
C. “二五”计划建设的需要
D.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果
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下表是1942-1945年间,中国境内工厂增加数量(单位:家)排名前五名的省份:
| 甲 | 陕西 | 云南 | 贵州 | 甘肃 |
1942年 | 936 | 170 | 49 | 49 | 63 |
1945年 | 2622 | 358 | 221 | 204 | 200 |
增加 | 1686 | 188 | 172 | 155 | 137 |
依据表格数据判断,“甲”省应是
A. 湖北
B. 江西
C. 四川
D.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