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反映出中国 ①进出...

图是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比重变化图,其反映出中国

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始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B 【解析】 试题本题以数据图片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进出口总额柱状图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①②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③表述不合史实;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也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持续增长,④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A. 股票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单一性

C. 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 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是股份制

 

查看答案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

B.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查看答案

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一些大企业通常把股票划分为数百万份上市销售,同时鼓励公司职工个人购买。20世纪末,美国约有70%的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1986年,日本持股人数为2210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0%,日本东芝公司每个工人都拥有公司的股票。对这一现象的准确解释是

A. 工人持有股票,意味着从被雇佣者变为了公司的主人

B. 股票分散化,意味着企业不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C. 意味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人人都是资本家

D. 虽然股票分散化,但企业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