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内外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地理上的发现"所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它对世界格局的主要影响如何?

(2)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西方“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主要手段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4)结合材料四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有哪些?(举出至少两种)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贡献较大的国家是哪两个?

 

(1)新航路的开辟。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加强了欧洲同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逐渐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任答其中一点。 (2)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和贸易;劳动力:圈地运动 (3)手段:以武力打开门户。(或以商品输出为主)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电的发明和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石化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得到发展;钢铁工业有了新的进步。(答出二项即可).德国;美国。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地理上的发现"所指的主要事件是新航路开辟。再从世界各地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回答它对世界格局的主要影响如何。 (2)本题据材料二“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内外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市场、资金、劳动力等方面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海外掠夺贸易的方面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 (3)本题依据材料三“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商品输出的角度指出19世纪中期西方“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主要手段。再从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回答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4)本题结合材料四“电灯”即可从电力、内燃机、石化等方面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再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入手回答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贡献较大的国家是德国、美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材料一:《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选择其中一个措施简要概述其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2014年虽然中国足球再次无缘世界杯,但各大体育盛宴中总是不乏中国元素的参与。大到球场建设的器械,小到球迷手中的吉祥物、吹的口哨。这一现象表明( )

A. 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B.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D.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产品、技术、资本全方位“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新态势,其旨在:

A. 抓住机遇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B. 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化价值链

C. 布局新时期经济发展转型战略

D. 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题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

A. APEC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 APEC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C. 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

D. APEC即将取代WTO

 

查看答案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最能表明欧元

A.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 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 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 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