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促使各国努力建立比较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促使各国努力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1945年,各国成立专门组织以保持国际汇率的稳定、多边贸易和货币的可兑换性。可见该组织的成立

A. 把世界划为了东西两大阵营

B. 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C. 长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的复兴

D. 阻碍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B 【解析】由“成立专门组织以保持国际汇率的稳定、多边贸易和货币的可兑换性”可知这里的组织是指在货币金融方面的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在战后的正常运转,也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故选B而排除D;A是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组织,与题干中的经济组织不符,故排除A;C中的组织是世界银行,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继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继续进行改革。然而,从1971年起不准用“改革”一词,只准用“完善”一词,并提出“稳定”的口号,悄悄地重新斯大林化。这里的“稳定”的实质是

A. 重视市场作用

B. 改革趋于保守

C. 改革任务完成

D. 社会安定和谐

 

查看答案

文章《光荣与混乱并行》中指出: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时代的人……对集权化的领导体制缺乏分析,其更多的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品德的过错,而使其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该文指出了赫鲁晓夫

A. 没有批判斯大林体制

B. 对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C. 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

 

查看答案

列宁曾指出:“不怕采取过激办法,我们可以忍受半饥饿、甚至比饥饿更坏的生活。但我们无论如何要捍卫住工农政权,尽管有些空前未闻的经济破坏和缺乏流转……”。列宁的方法实际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发动武装起义

D. 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福利国家这种措施的实施

A. 调动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B. 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C. 表明北欧国家税率最高

D. 消除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1933年6月l6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罗斯福这一评价的依据是该法有助于

A. 恢复银行信用

B. 扩大出口

C. 防止盲目竞争

D. 保障就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