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

长征

第七章

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

决战淮海

 

 

A. 北伐先遣战江南

B. 第三次反“围剿”

C.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解析】 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第十六章决战淮海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而十三章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中此历史人物参加南昌起义,且是南昌起义的参谋长,并参加长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淮海战役等,联系所学的历史人物,此人应是刘伯承元帅,空白处从时间上应填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大决战之前的历史事件即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C;北伐先遣战江南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A;第三次反“围剿”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百万雄师过大江发生在三大决战之后,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相符的是

时间

1937.8—1938.2

1938.7—1938.10

1938.12—1940.7

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

内迁企业数量

121家

304家

448家

 

 

A. 企业内迁与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B. 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

C. 东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 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查看答案

利用漫画来描述课程知识显得更直观、生动。下图是民国初期的相关漫画说明

A. 当时人们不关心自身利益

B. 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C. 近代中国无土地革命纲领

D. 民主与农民阶级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

“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 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 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 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 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查看答案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A. 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B. 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C. 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 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A. 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B. 加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C. 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D. 形成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