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开国初,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一系列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开国初,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一系列律令,同时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基于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思考,自1938年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据《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等资料整理

材料三现代西方国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治透明度等系列举措,从而使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例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反腐法案(见下表)。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官员个人及亲属必须申报财产,并规定了离职后的从业行为

《文官制度改革法》

公开、平等选拔官员及政府雇员,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

《监察长法》

监察长办公室独立监督,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编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初反腐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些方式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这一现象的理解,并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廉政建设“历史的和现实的”必要性。

(3)从材料三可见,美国的反腐败措施具有哪些独特之处?由此概括西方“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的共同原因。

 

(1)方式:加强反腐立法;严厉司法惩处;完善监察机制;提升监察权力。 背景:宋初注重加强集权;商品经济日益活跃;中唐以来儒学衰微;宋太祖的自身经历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 (2)理【解析】 中国古代君主制下的监察制实际效能有限,无法保证封建王朝长盛不衰;这是因为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 历史:腐败导致历代政权不能持久;中国封建官僚文化根深蒂固。 现实:增强领导能力,提高政府威信;改善党的作风,赢得人民信任;改善干群关系,克服根据地困难;巩固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 (3)独特:规范从政(官员道德法律化);公正选官(文官选拔规范化);分权制衡(监察职能专门化);行政公开(政府行为阳光化,或鼓励全民监督);注重预防(加强防腐机制)。 原因: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系列律令,同时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中可以概括出答案。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来分析这一问题,从而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政府道德法》”“公开、平等选拔官员及政府雇员”“监察长办公室独立监督,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

A.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

B.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

C. 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

D.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A. 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C. 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 目的是在俄国恢复资本主义

B. 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

C. 挽救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

D. 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

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A. 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 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查看答案

19世纪30、40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19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A. 内燃机的发明

B. 电动机的创制

C. 电磁感应的发现

D. 发电机的发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