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行在(原意为皇帝行幸之地,南宋时专指都城临安)”云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行在(原意为皇帝行幸之地,南宋时专指都城临安)”云者,法兰西语犹言“天城(为宋以后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当时很多外国来的旅行家据此以为杭州为天城,苏州为地城。)”……谓其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良非伪语……此行在城甚大,周围广有百哩……此城有12种职业,各业有12000户……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冯承钧译、党宝海新注《马可·波罗行纪》第155、156章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中元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反映的观点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延续了宋代时繁盛景象;城市规模大,人口数量多,繁荣程度高,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 主观因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 (3)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强化了自然经济的地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其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此行在城甚大,周围广有百哩……此城有12种职业,各业有12000户……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延续宋代繁盛景象、城市规模大、人口数量多、世界上首屈一指等方面归纳材料一中元代城市商业发展的特点。 (2)本题据材料二“晋商……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等方面回答这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再依据材料即可从进取精神、经营道德等方面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本题据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强化自然经济、影响商业资本和手工业、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回答材料观点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2年邓小平对印度代表团说,中国有句话:愈富的人愈悭吝。要富国多拿点钱出来,它不肯,技术转让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仅寄希望于南北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的,南南之间还要进行合作。邓小平的话反映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    B. 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必要性

C. 第三世界对我国经济提供帮助    D. 中国需要加入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 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 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

以下是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 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B.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C.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D.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查看答案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签署关贸总协定    D.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查看答案

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A. 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B. 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

C. 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D. 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