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 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 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 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 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B 【解析】 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相联系,清楚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当时的政治上的严格等级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大发展,故A项错误;贵族墓葬出土了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青铜编钟象征天子的权威,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富足,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

A. 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B.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C. 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查看答案

(题文)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美国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断恶化时罗斯福当选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要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怀着祟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罗斯福说“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了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农业、工北、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材料二: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巾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经济体制历经多次变革,到30年代中期才稳定下来,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苏联体制在30年代曾引起世界的关注,其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有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但这种体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对苏联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国经济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直到70年代末,中国经济体制迎来分水岭,从农村到城市从政府到企业,从国内到国外“变革"成为经济主旋律,从此中国经济一步步走的更稳健,更灵活,更充满生机,一条适合自已的寓强道路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20世纪30年代经济体制“引起世界关注”的主要因素,并说明该体制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经济体制“迎来分水岭”的重大事件,并归纳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变革”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体制的变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材料二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

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四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就开始构思旨在恢复国际货币稳定的计划。他认为,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上的竞争。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这就是怀特计划,它的真实意图是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