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

(题文)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

A. 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 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 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 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A 【解析】 材料信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士大夫治天下”说明宋代的治国方略是文官治国,故A项正确;五代风尚是“重武轻文”,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开始于汉武帝时,故C项错误;宋代“积弱积贫"的原因是军队战斗力低下和财政危机,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 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 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 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 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查看答案

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

A. 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B.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C. 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查看答案

(题文)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美国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不断恶化时罗斯福当选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要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我怀着祟高的信念接受人民的委托”。罗斯福说“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了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农业、工北、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1)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材料二: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934年,他曾到华盛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策,以应对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合。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巾通论》出版。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

(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经济体制历经多次变革,到30年代中期才稳定下来,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苏联体制在30年代曾引起世界的关注,其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有些国家的经济政策,但这种体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对苏联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国经济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越来越不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直到70年代末,中国经济体制迎来分水岭,从农村到城市从政府到企业,从国内到国外“变革"成为经济主旋律,从此中国经济一步步走的更稳健,更灵活,更充满生机,一条适合自已的寓强道路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20世纪30年代经济体制“引起世界关注”的主要因素,并说明该体制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经济体制“迎来分水岭”的重大事件,并归纳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变革”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体制的变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