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罗马人已经意识到抽象的普遍的法律在应用于具体的案例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情况,只有如...

古罗马人已经意识到抽象的普遍的法律在应用于具体的案例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情况,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法律的公正。在执法过程中罗马城市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作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这说明

A. 司法实践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

B. 罗马法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C. 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的必然性

D. 罗马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A 【解析】 “考虑具体的情况、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作出裁量”等字眼强调的是罗马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司法实践,这样罗马法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罗马法具备普遍的适用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司法审判并不缺乏严格程序,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A. 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 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 “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据新华社对1972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 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 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 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 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C.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查看答案

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

A. 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

C. 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