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走向全球化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可思议...

走向全球化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1937年

41.4

12.5

6

9

4.8

1948年

56.4

11.7

4.1

4.3

1.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葡萄牙“征服海洋”的政治条件和精神因素;西班牙、葡萄牙开启了怎样的“人类历史大幕”?

(2)材料二的数据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影响?

(3)根据你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选择一个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1)条件:中央政府(王室)的支持;传播天主教“大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变化:英、法、德、日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膨胀。影响: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问题及解决思路:言之有理即可。要求明确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思路如问题: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南北差距拉大思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中央政府(王室)的支持以及传播天主教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新航路的开辟影响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可知英、法、德、日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膨胀;第二小问影响结合二战后期以及二战后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角度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为此中国应对时代主题的举措是

A.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恢复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地位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A. 掌握联营机构的领导权

B. 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 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 实现和德国的和解

 

查看答案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推出100多种新产品新款式,公司的8000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则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他突出的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A. 经济区域化

B. 经济全球化

C. 贸易自由化

D. 经济多极化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第一次开始联系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维护了世界稳定、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扩大

消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分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在马德普拉塔举行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  )

A.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

B.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

C.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

D.该贸易区难以实现利益均衡的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