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三西方学者把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纳为三点……其二,他在经济改革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决策失误。其三……根本没有跨越体制转换的门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利用资本主义”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指的是什么政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2)材料二中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

(3)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1)政策:新经济政策;调整: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措施: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及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最终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3)同意。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消极影响: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导致改革失败。 (4)原因:经济改革存在严重的决策失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信息描述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第二小问从新经济政策农业措施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实行大规模的垦荒”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依据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措施从积极和消极视角分析回答。 (3)首先说明同意观点;第二小问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积极和消极影响回答。 (4)依据材料三“他在经济改革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决策失误。根本没有跨越体制转换的门槛”归纳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走向全球化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1937年

41.4

12.5

6

9

4.8

1948年

56.4

11.7

4.1

4.3

1.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葡萄牙“征服海洋”的政治条件和精神因素;西班牙、葡萄牙开启了怎样的“人类历史大幕”?

(2)材料二的数据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什么影响?

(3)根据你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选择一个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思路。

 

查看答案

(题文)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为此中国应对时代主题的举措是

A.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恢复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地位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A. 掌握联营机构的领导权

B. 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 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 实现和德国的和解

 

查看答案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推出100多种新产品新款式,公司的8000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则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他突出的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

A. 经济区域化

B. 经济全球化

C. 贸易自由化

D. 经济多极化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第一次开始联系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

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维护了世界稳定、公平、合理的经济秩序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扩大

消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分歧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