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

B. 官员层级设置调整

C. 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D. 废丞相,权分六部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中央机构设置的调整使得明代六部最高长官的品级提升,故D项正确。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与六部品级提升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B项只是对材料的重复,没有体现出六部品级提升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武官员地位的变化,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土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C. 科举制进一步推行

D. 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 中央权力逐步加强

B. 国家机构设置合理

C.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 中央官制日渐完善

 

查看答案

据考证,西周至春秋早期,一些相距甚远的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B. 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 西周出现的青铜文明高度发达

D. 手工业实现了器物标准化生产

 

查看答案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这段史料反映的实质是

A. 当时贫富差距很大

B. 启取得统治地位依靠的是宗法关系

C. “家天下”制度的开始

D. 禹大公无私,把王位传给大家信任的人

 

查看答案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战国《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长期以来,苏维埃政权一直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行为宣布为投机倒把,甚至视为反革命行为而予以惩办。现在,他们(农民)处置自己的农产品的行为就不能再叫做投机倒把了。

——《苏维埃时期苏联历史文件与资料集》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指出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而予以惩办”的原因。后来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一政策为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综合上述问题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