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规定...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的根据地政权属于

A.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峙的全国性政权

B. 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C. 苏联领导下的工农民主联合政权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D 【解析】 试题材料内容出现的时间是1941年,这个时间正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战的时期,所以A项错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不是党内合作,更不是共产党的政府隶属于国民政府,所以B项错误。C项了也是错误的,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政府已经是成熟而独立的政府,故答案选择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这些规定说明中共

A. 未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B. 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C. 坚持共产主义基本原则

D. 照搬俄国的民主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口号中,最早明确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 “扶清灭洋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查看答案

1844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1866年将原来的五口通商大臣改为“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1868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驻地移至南京,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 清政府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D. 政府重视东南赋税收入

 

查看答案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

C. 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

D. 确立了对外开放原则

 

查看答案

宰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因下议院的反对而遭到否决,随后他采取强硬的手段,把议员请到了宫里,直接对议员宣称议案已经得到了君主的认可,并解散了议会。这反映了19世纪晚期德国

A. 上下议院都不拥有立法权

B. 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 宰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D. 君主形式上掌管着国家大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