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B. 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C. 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D.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A 【解析】1952年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封锁包围,苏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我国实行“一边倒”,因此在语言方面提倡学俄文;1984年时,中美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在这些方面,美英处于世界前列,因此,对英语特别重视,正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引发了不同阶段的外语热,A项正确;BC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正是万隆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万隆会议

A. 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 其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D.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城市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设立的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B. 的开发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C. 的开发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D. 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查看答案

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这一转变的政治背景是,中国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

C. 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

D. 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

A. 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

B. 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