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1936年期间,中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创下民国以来第一次经济奇迹,随着日军迅速攻占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沿海省份,国民政府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也几乎毁于一旦。日军为实现“以战养战”目的,大肆掠夺沦陷区的财富和矿产,抗战胜利后中国经济持续衰退,数次濒于崩溃。导致中国经济崩溃的首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掠夺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B.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国民政府的政策损害了经济发展
D. 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统”,从工业建设到财政金融,从物资管理到外贸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这些统制政策,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一举措的实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B. 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C. 解决了人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D.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渔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同上”,保护中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 有利于中国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B. 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 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 普及了中国民众的海洋意识
下表是今山东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对该表的解读准确的是
年代 | 1900 | 1915 | 1920 | 1924 |
章丘 | 0.1 | 35 | 45 | 50 |
济阳 | 0.2 | 15 | 25 | 40 |
A. 两地农产品已商品化
B. 两地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 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D. 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1870年,茶叶的对外贸易条件在出口量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日益恶化……由于印度与日本对该市场的争夺,使得中国茶叶出口英、美的数量和价格急剧下降。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据皖南茶厘总局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B. 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C. 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界市场
D. 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南海县志》卷21载:(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 是中国古代手工作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