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淫掠焚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 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权。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清王朝的王权危机日益扩大。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动摇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 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
C. 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D. 加剧了国人的反清意识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①清政府企图维护至尊国体
②清朝外交由华夷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
③促进清政府外交的现代化
④清政府与英国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时间 | 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 |
1859年 | 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和外交事务。 |
1861年 | 总理衙门设立后,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 |
上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
A. 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
B. 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
C. 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
D. 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立法权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还规定联邦法律高于各邦法律的制度。以上规定起到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
②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强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 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