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A. 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 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D. 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D 【解析】根据材料“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结合清末的背景,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改革仍保留较浓厚的专制色彩,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君主立宪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能请旨裁夺”可得知,民主政治在清末并未取得突破,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5~1911年,清廷举办了七次留学毕业生归国考试,考试内容为学科门类及经史之学,合格者授予进士或举人出身。七次考试共有1388人合格,其中留欧美学生占9.8%,留日学生占90.2%。由此可知,当时

A. 财政投入促进日本教育质量提升

B. 清廷原封不动坚持传统选官制度

C. 日本是中国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地

D. 欧美各国逐渐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查看答案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D. 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查看答案

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淫掠焚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

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封建政权。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清王朝的王权危机日益扩大。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动摇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 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

C. 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    D. 加剧了国人的反清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