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之谜。对此已经有多个版本的解答。李约瑟自己认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官僚制度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科举制度是最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则提出,中国文字的模糊性和形式逻辑的缺乏是主要原因。

——改编自易纲《求解中国科技落后的‘李约瑟之谜’》和搜狗百科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李约瑟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1论题:封建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阐述: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益黑暗腐朽;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文化思想上,科举制扼杀了人们创造力,重农抑商的负面影响等;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使中国缺乏对世界大势的了解等。(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可见,封建制度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 示例2论题:封建官僚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 【解析】 根据“围绕李约瑟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拟定一个论题”,依据材料“中国强大的封建官僚制度是最主要的原因”得出论题:封建官僚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然后结合所学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政策进行阐述说明。也可根据“科举制度是最主要原因”得出论题:科举制度与中国近代科技;然后结合所学科举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消极影响分析论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法签订英法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先后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由各国的相互隔绝的时代变为互相“联属”的时代。他们还认识到,导致这种时代变动的原因是西方各国工业发展,商务发达,使“环地球九万里之中,无不周游贩运”。通商贸易是沟通各国的桥梁,联系世界的纽带。他们谈到这种认识时说,“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划疆自穹,不相往来百货流商云集”,从而形成了各国交往、相互通商的新局面。薛福成说:“余观火轮舟车之迅捷,因念人心由拙而巧,风气由朴而华,固系宇宙间自然之理。”……在对这种局势发出的大声疾呼中,郑观应以“鲸吞蚕食,虎踞狼食”来描绘这个局面竞争的残酷,可谓痛切而形象。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的通商贸易政策,并说明该政策得以推行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对通商贸易的认识,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促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吸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

B. 吸收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 中国改革开放在城市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查看答案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表明包产到户

A. 没有改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 没有改变我国农业生产关系

C.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是在中央直接推动下出现的

 

查看答案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选择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成为世界政党制度中的一朵奇葩。这种制度下

A. 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B. 坚持“轮流执政”的方针

C. 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 既有政协职能、又有人大职能

 

查看答案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由此可见,雅典的民主是

A. 人人平等

B. 选贤举能

C. 集思广益

D. 人民主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