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

 

(1)特点:建立强势政权;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组织模式;建立党军。 (2)评价: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奠定基础;推动国内革命的进程和国民大革命的到来;但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解析】 (1)根据材料中“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等能知道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适应建立强势政权的需要,在具体的措施上表现为“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概括可得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式模式;建立军队。 (2)根据材料“脆弱松散的政党”,通过“党军为实力后盾”“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可知有利于加强国民党的凝聚力;根据所学可知,这也为后期国民党主导的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开展奠定军事基础和组织基础,促进了国内革命的发展。消极影响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史实可知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之谜。对此已经有多个版本的解答。李约瑟自己认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官僚制度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科举制度是最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则提出,中国文字的模糊性和形式逻辑的缺乏是主要原因。

——改编自易纲《求解中国科技落后的‘李约瑟之谜’》和搜狗百科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李约瑟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法签订英法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先后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由各国的相互隔绝的时代变为互相“联属”的时代。他们还认识到,导致这种时代变动的原因是西方各国工业发展,商务发达,使“环地球九万里之中,无不周游贩运”。通商贸易是沟通各国的桥梁,联系世界的纽带。他们谈到这种认识时说,“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划疆自穹,不相往来百货流商云集”,从而形成了各国交往、相互通商的新局面。薛福成说:“余观火轮舟车之迅捷,因念人心由拙而巧,风气由朴而华,固系宇宙间自然之理。”……在对这种局势发出的大声疾呼中,郑观应以“鲸吞蚕食,虎踞狼食”来描绘这个局面竞争的残酷,可谓痛切而形象。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的通商贸易政策,并说明该政策得以推行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对通商贸易的认识,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对150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促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吸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

B. 吸收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C. 中国改革开放在城市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查看答案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其表明包产到户

A. 没有改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 没有改变我国农业生产关系

C.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是在中央直接推动下出现的

 

查看答案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没有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没有选择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成为世界政党制度中的一朵奇葩。这种制度下

A. 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B. 坚持“轮流执政”的方针

C. 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 既有政协职能、又有人大职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