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他是一位理学大师,认为“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是 A. 陆...

他是一位理学大师,认为“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是

A. 陆九渊

B. 王阳明

C. 朱熹

D. 张载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故C项正确;陆九渊是南宋心学创始人,主张“本心体悟”,故A项错误;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是心学集大成者,故B项错误;张载是北宋理学家,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查看答案

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 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查看答案

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A.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 制天命而用之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出身仕宦之家,38岁中进士,后官至礼部主事。虽然龚自珍官运不佳,潦倒终生,但他在思想界颇具盛名。他痛斥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是“霸天下”,实行的是愚民政策。他揭露清朝的官场到处充斥着寡廉鲜耻的利禄之徒。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实在是一个扼杀人才、窒息生机的世界,必须“更法”,必须改革,才能挽救统治危机,他说:“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但是,不管他对时弊批判得多么激烈,其思想的实质不外是“补天”而已,即用微弱的改良去挽救清朝这座将倾的大厦。最能表现他“补天”思想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感事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虽力主禁烟,抵抗侵略,但他抵抗的方法仍旧是照搬传统的“闭关绝市”的老办法,把洋人洋货统统拒于国门之外。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龚自珍思想成就的具体表现及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龚自珍的改革要求,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的次日清晨,在张学良召集的东北集团高级将领会议上,顾维钧提出两条建议:第一,立即电告南京要求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行政院提出抗议,请求行政院召开紧急会议处理这一局势;第二,立即派出一位能说日语的人设法去找日本旅顺总督,并且也找当时南满铁路总裁内田康哉,他是日本前外相。顾维钧提出第一条建议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造成了深刻的亚洲和国际危机,顾维钧分析其因果关系所在,“满洲问题,非仅中国之问题,乃一国际之问题。此问题之解决,与世界前途实有重大关系”“国际和平之诸种保障,如《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皆与此问题密切相关”。这一问题的国际性在于“满洲在国际交通上地位重要,若为他国占领,则国际势力之均平必见破坏,而沿太平洋各国之地位,必发生重大危险,且势必引起战争”。张学良为了使南京国民政府承担起解决事变的责任,采取了第一条建议,决定依赖国联,听命中央。

—摘编自岳谦厚《顾维钧与抗日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维钧提出“第一条建议”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维钧提出“第二条建议”的目的与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