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此其分事也。”这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特征的描述。若对材料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
A. “凡农之道,厚(气候)之为宝”
B.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
C.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
D.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随着飞梭的应用,棉纺织业纺与织两大部门间的平衡被打破。经过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纺纱部门机械化技术革新已基本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生产要素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蒸汽鼓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焦炭冶铁法,使英国的冶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到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规、枪地、弹药。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徕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摘编自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年),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重要经历如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872年,詹天估随清政府招收的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但是,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1919年,詹天估作为中国代表,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但收效甚微。临终前,詹天佑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经历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下列行动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兴办汉阳铁厂
C. 筹建北洋水师
D. 设立发昌机器厂
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是“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
A. 主张有限的保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 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作用
C. 主张团结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
D. 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