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至1898年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版的报刊有120种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至1898年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出版的报刊有120种左右,其中80%以上是中国人自办。这反映出

A. 我国报刊内容丰富并走向成熟

B. 政府重视对报刊舆论宣传控制

C. 中国大众传媒呈现出畸形发展

D. 政治变革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D 【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面对民族危机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创办报刊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手段,材料中报刊业发展说明政治变革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此时报刊业发展主要是服务于政治需要,并不是走向成熟,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时期报刊创办不属于政府行为,故B项错误;此时报刊业属于良性发展,并不是畸形状态,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900年之前,戏曲抄本是清代南北传统市集庙会上销售的一种主要商品,抄本经营盛极一时,但进入20世纪后,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材料所述现象

A. 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 体现了文学改良运动的诉求

C. 折射出民众崇尚西学的心理

D. 推动了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

 

查看答案

(加试题)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 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 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 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 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唐之“丰满华丽”,宋之“理性美”,民国的“中西合璧”,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多姿多彩”。这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百家争鸣”、商业繁华、政治民主、经济全球化

B. 富强开放、理学盛行、民主共和、经济全球化

C. “百家争鸣”、理学盛行、新思想萌发、百花齐放

D. 富强开放、民族融合、中体西用、百花齐放

 

查看答案

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

A. 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 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 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 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查看答案

某编剧写了个剧本《乌镇人在上海》,有个片段反映的是1906年的情形,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 场景1:去上海大清邮政局发信回家报平安

B. 场景2:从乌镇出发乘轮船去上海

C. 场景3:去“又一村”看电影《定军山》

D. 场景4:到上海机场转乘飞机抵达亲戚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