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 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

B.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C. 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 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D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其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孔子试图利用周礼来重新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而柏拉图则通过《理想国》一书表达自己重新建构有序理想社会的国家,所以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力图构建新的和谐社会,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是二人思想主张的表象而非政治主张的实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表”,对其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 理学取得正统地位

B. 商品经济促进思想繁荣

C. 教育事业篷勃发展

D. 思想控制日益强化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收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主要因为

A.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B. 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

C.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D. 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查看答案

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材料说明宋代

A. 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

B. 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

C. 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

D.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查看答案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 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 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自卫说更正确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 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清代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C.京城城市规模的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急剧加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